


13分钟
我们平时能做哪些事情?
打会太极拳
逗会猫
或是刷一会视频......
而东莞康华医院胸痛中心(CCU)仅用13分钟
便成功抢救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!
“时间就是心肌,时间就是生命”,常常被心血管内科医务人员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接诊→谈话→转运→救治,环环紧扣、生死时速,救治每位急性心梗患者都是在与死神赛跑,这就是我院胸痛中心医务人员的真实写照。
东莞权先生今年59岁,近日,他在家中吃晚饭时突发胸闷胸痛,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当地医院,被初步诊断为急性心梗。
家属随即联系了我院急诊科,急诊科梁吾威医生到达现场后立即询问病史、体格检查等,心电图显示前壁导联ST段抬高,考虑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,随时有生命危险。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将患者的心电图传到我院胸痛中心工作群,并与胸痛中心副主任揭英纯取得联系。
胸痛中心团队迅速响应,立即开通绿色通道,为尚未抵达医院的权先生实行“双绕行”急救流程(绕行急诊科及心血管重症监护室,由120直接送达导管室),救护车进医院大门(23:25分)后,直接将其送至导管室。
导管室内,揭英纯主任、唐超主治医师早已严阵以待,各种急救设备处于备用状态,权先生一到,立即与家属谈话,心电监护、消毒等术前准备.....医生与护士各司其职,分工合作。
血管开通前
23:32分
血管造影显示:患者“三支血管病变”,前降支近段几乎闭塞,回旋支近段可见80%狭窄病变,右冠状动脉中段慢性闭塞。
23:38分
导丝通过病变血管,打通血管。从患者到达导管室门口至导丝通过(简称D2W),门丝时间仅用时13分钟!
23:43分
于前降支近至中段、病变处植入支架2枚,手术治疗完成。
23:48分
患者胸痛症状缓解,生命体征平稳,送至CCU病房进一步治疗。
血管开通后
我院胸痛中心团队同心协力、高效配合,为患者实行“双绕行”绿色抢救通道,由“120”直接将患者送入导管室,实现了院前急救到医院抢救的无缝衔接。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得患者闭塞的血管恢复畅通,从患者到达医院至导丝通过(简称D2W),门丝时间用时13分钟,远远低于国家胸痛中心要求的90分钟。从穿刺开始到手术结束也仅用18分钟!为患者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,大大提高了心梗患者的生存率、降低致死率。
胸痛中心副主任揭英纯表示,不少患者出现胸痛、胸闷等症状,总喜欢扛着、熬着,希望忍忍就过去了,实在扛不住了再赶到医院。或者强忍到第二天,不知不觉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。
揭英纯主任提醒
一旦出现胸痛、胸闷持续时间15分钟以上
服用速效救心丸等不能缓解
应高度怀疑急性心梗的可能
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!
【医学知多D】
一、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?
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(AMI),是冠状动脉(是指供应心脏本身血液的动脉,分为左、右冠状动脉,行走于心脏表面)完全闭塞或严重狭窄,从而导致心肌细胞急性/持续性缺血、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。
二、突遇急性心肌梗死时,患者及家属该怎么办?
1、自救:
①立即停止一切活动,安静休息;
②拨打“120”急救电话,告诉接线员你的准确位置,说明自己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,并打开门锁,耐心等待救援人员;
③可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10-15丸(冠心病患者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);
④保持冷静,避免激动;
⑤急救人员到达后积极配合治疗。
2、互救:
①如患者意识清楚。让患者平卧,安抚患者情绪,立即拨打“120”电话,等待救护人员到来。
②如患者出现意识丧失。立即让患者保持平卧,拨打120电话,听从接线员指挥抢救。
三、什么是门丝时间?
“门丝时间”是业内衡量心梗抢救时效的重要指标。它是指急性心梗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至导丝通过病变的时间,这一时间的长短,是决定急性心梗患者院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。
急性心梗,救治关键是及时开通患病血管。每拖延一分钟,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亡。每延误一小时,患者的死亡率就增加10%。
上文中权先生的成功救治,就是康华医院胸痛中心快速联动,双绕行、先救治后付费等胸痛救治流程优化的成果,彰显了我院成熟的胸痛中心建设成果和心梗救治水平。
专家介绍
贾国良
东莞康华医院名誉院长
兼心血管病医学中心首席专家
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
曾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主任、西安市心血管医院院长。2006年获冠心病介入治疗“终身成就奖”和“突出贡献奖”。2019年在第三届国之名医盛典上获得“国之名医特别致敬”荣誉称号。2023年11月在中华医学会第25次全国心血管年会中授予“鲐背”荣誉。2023年11月荣获第一届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杰出贡献奖。
主持开发研制磁性/磁化支架,荣获2003年国家技术专利。“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”获国家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,冠心病介入治疗相关研究获全军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、三等奖十一项,医疗成果二等奖两项,医疗成果一等奖一项。“八五”、“九五”、“十五”科技攻关先进个人,并四次荣立三等功。发表论文200余篇,曾任中华心血管学会常委,担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、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、中国循环杂志、中华老年病学杂志等13种杂志编委,世界医刊心脏病学分册主编。
周子权
东莞康华医院业务副院长
胸痛中心主任
兼任高血压达标中心行政主任、创伤中心主任
主任医师
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,医学学士,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。1990年8月至2007年4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内科、ICU、急诊科和医教科工作;2007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医政中医、医管科工作。曾任东莞市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秘书长、东莞市医院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和南方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。擅长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、监护治疗,对风湿免疫性疾病、代谢性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。长期从事医院的医务、医政和科教管理工作,有丰富的医院管理实践经验。
揭英纯
CCU科副主任
胸痛中心副主任
副主任医师
东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
大湾区心脏协会泛血管医学分会委员
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广东联盟委员
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心脏超声造影专业委员会委员
中国大湾区心脏病协会心脏重症分会委员
《中国心血管病研究》杂志青年编委
医学硕士,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。主要从事心血管病重症救治及冠脉介入诊疗工作,擅长开展呼吸机、起搏器、IABP、CRRT、ECMO等对重症心血管病人的救治;常年从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,熟练应用FFR、IVUS等指导完成复杂冠脉介入手术。多次在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》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。
胸痛中心简介
东莞康华医院于2015年成功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,由国家著名心血管专家贾国良教授主持临床与指导下创建,成为广东省第四家、东莞首家通过国家级认证的胸痛中心。对急性心肌梗死、主动脉夹层、肺动脉栓塞等疾病的救治有系统、规范的流程,救治更及时和有效,冠脉介入团队24小时全天候服务,先抢救、后办手续,真正做到“时间就是心肌,时间就是生命”,急性心肌梗死D2W、救治成功率等指标远超过国家标准,主动脉治疗团队可一站式解决所有主动脉疾病。胸痛中心可开展ECMO、CRRT、呼吸支持、心脏起搏等生命支持对极危重病人的救治,并可携带ECMO等生命支持设备前往下级医院接诊危重病人。近年来我院引进互联网心电监护实时远程监护系统与社区中心、乡镇医院建设网络会诊系统,建立“心电一张网心电诊断中心”,可24小时为网络单位提供心电诊断服务及胸痛病人快速转诊服务。
胸痛中心急救电话:0769-22823210
急诊科急救电话:0769-22823210